SoDu

繁体版 简体版
SoDu > 帝女权途 > 第5章 赴苍梧

第5章 赴苍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诸国再怎么战乱频繁,那也是民族内部的事,就算常有坑杀降虏的事件发生,但是也几乎从来没有过屠杀平民百姓的事情发生。

上一个攻城之后屠杀平民百姓的,早就被列国不约而同群起而攻之了。

但胡人,这等残暴不仁的异族,他们是不讲道理的,烧杀抢掠是他们常干的事情。君不见与胡人相邻的几个国家,哪怕与其他国家的战事再如何胶着,边境上也始终会保留与胡人相抗的精兵良将。

睢王为了挡住黎国,竟与匈奴等几个胡人部落签订条约,引他们入关,意图驱逐黎国军队。

赵平领三十万兵马,那时想的已经不再是亡睢了。全军上下唯以驱逐胡人为目标,无论如何,都要将他们赶回草原上。

赵平战死,三十万军士也抵抗地越来越难。

而就在那时,匈奴忽然谴使来黎国,愿与黎国和谈,撤出睢国。提出了许多条件,其中之一,就是为王这单于迎娶公主温华。

这是十年之后的事情。黎国在与蜀、淮、北江三国的联合抗衡中,就持续了五年。

五年后

随着蜀、淮、北江三国联盟的最后一支精锐部队也被黎国消灭。至此,江末以来持续时间最久的一个联盟,也宣告失败。

黎国一鼓作气,直取淮国王都,破王军万余,俘获一众王室贵族,淮,亡。

这一年,是黎王奕登基的第二十二个年头,一生夙愿将要实现,他仿佛年轻了十岁。

淳于王后笑他:“王上这么高兴,那怕是将来攻破其他邦国,一统天下的时候,王上岂不高兴地要飞天遁地了?”

黎王奕哈哈一笑:“王后果然懂朕。你呀,从小就喜怒不形于色,不过朕也不差,也就是在你面前才会这么不顾形象哈哈。”

“攻破三国联盟这么大的好事,王后娘娘合该高兴才是,如今举国上下都很高兴呢。”侍女迎雪说道。

黎王奕屏退了下人,留下与王后二人,他无奈地看着淳于王后:“都五年了,王后你还是耿耿于心,真的就不能释怀一二吗。”

淳于王后苦涩地说:“王上,她是我的女儿,十月怀胎,臣妾如何能释怀。”

黎王奕叹息一声:“这五年来,我们没有一刻不在派人追查温华的下落。可是仍然没有半点线索,其实我一直想说,这会不会也是楚氏的算计,好让我们一直找下去,一次次的希望与失望。”

“便是只有一线希望,我也不会放弃的。”淳于王后坚定地说。

每每提及那个不知生死的真女儿,萦绕在二人中间的都是化不开的焦愁。黎王奕说了几句又回到政事上来:“下个月朕打算派叶知书赴任苍梧城,你意下如何?”

“王上打算让知书去苍梧城,可他才十五岁,您不是打算让他先去军中历练两年,再回来同他父亲学习政务的吗?而且他这么小,没有半点处理政务的经验,去了苍梧城能做什么?”淳于王后颇为不解。

黎王:“叶家世代效忠黎国,叶策更是给大黎生了几个好儿女,每一个都是国之栋梁。你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朕最信重的人,除了你,就是叶琛。叶琛带兵打仗不如他大哥叶晟,论辩谋断不如他三弟叶得。但做事稳扎稳打,对什么事情都精通三分,他的独子叶知书,也是叶家这一辈的小年轻中,最得朕心意的。将来,不止叶家的门楣要靠他撑起来,黎国的江山社稷也需要他来辅佐啊。”

黎王登基数载,那些一路跟着他走过来的文臣武将们,也逐渐走向了中年甚至暮年。朝廷需要新鲜的血液。可惜,虎父犬子,而今他委以重任的大臣们,他们的下一代出类拔萃的太少。

“王上想培养知书,臣妾明白。只是苍梧城偏远,王上怎么会选了那里?”淳于王后仔细思量一番,苍梧城地处南域,语言、文化、风土人情都与黎国大相径庭,纳入黎国版图也才十几年……等等,淳于王后反应了过来,“您是想培养知书,去治理列国遗民?”

让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养成的关键时期,背井离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从新开始,是最容易培养出一个适应性强的人出来的。

在黎王登基的前十几年,黎国一举拿下越、晋、乾三国。越国和晋国与黎国地理位置相近,拿下后治理起来也相对简单。但到了乾国,就有千里之遥了,得益于先祖们的统一伟业,虽然各国早已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但在需要和习俗上仍谬以千里。

早前江朝统一天下的时候,为了促进各地的融合,那时候的君臣就已经想破了脑袋,甚至屡次实行强行移民政策。虽然不近人情,但也颇有成效。可是天下分裂这么多年,各国之间商贸废弛,民不敢移。

国家分裂还能有合并的时候,可若是民心都分裂了,就很难再融合在一起了。

只是将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十五岁少年,刚开局就投入到南域这等异族之地来培养如何治理列国遗民的地狱模式……怎么着都有点不太像干人事的样子。不过黎王下此决定,必然是也和叶家通过气了。嗯,叶琛自己都觉得没问题,那就这样吧。

这并非是叶知书第一次出远门。他们家代代谏臣,至曾祖父时,与先黎宣王不睦,悲愤离开奉京,受当时的大将所邀,入军营为幕僚,从此叶家就开始了文臣武臣并驭。幸而,先孝文王和当今的黎王奕都是举世罕见的明君。他们对臣子不仅有绝对的掌控,也有绝对的信任。

叶知书的父亲和三叔就是承了文臣的路,三叔能言善辩,纵横捭阖,是为当朝宰相,虽因各种原因经历两贬两复,但依然深受重用。父亲性子耿直,沉默寡言,是黎王奕的伴读,也是黎王奕最信重的心腹。大伯从小长在军营,武艺高强,精通兵法,虽非名将,也颇有威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