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u

繁体版 简体版
SoDu > 帝女权途 > 第1章 真公主

第1章 真公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黎武王十七年,腊月刚过,春意尚未在中原萌动,处在东南海域的南域一带就已经开始温度宜人了。

这一年,黎王昔日强取豪夺的宠妃楚氏病逝,人之将死,她吐露了一个惊天秘密。

那就是,黎王李奕与王后淳于绩夫之长女温华公主,并非亲生。楚氏对黎王和淳于王后恨之入骨,在淳于王后生产日,设计偷龙转凤,调换了淳于王后所生的女儿。也就是说,如今备受宠爱的温华公主,根本不是黎王和淳于王后亲生的女儿。

可当淳于王后追问真正的温华公主下落何处时,楚氏哈哈大笑,用尽最后的气力说:“十七年啊,这十七年里,你们黎国的铁骑踏破了多少城门,让昔日的古州盟约名存实亡。我晋国宗室二百二十八人,一百一九男儿哪怕是稚童都被生生杀害在宗祠前,黎王好颜色,我和一众年轻美貌的姐妹成为你和你的臣子们的玩意。年老色衰的族人们沦为掖庭官宅的奴隶,受尽屈辱折磨。可怜我等女儿身,报不了国恨家仇。可是父债子偿,我也要让你们的女儿,受尽我们这些亡国之人的磨难。”

说完这长长的一段控诉后,楚氏戛然而止,双目始终没有闭上。

十五岁以前,楚氏是晋国名动天下的第一美人,是末代晋王的掌上明珠,享尽了一切荣华富贵。

淳于王后与黎王少年夫妻,扶持着黎王从一个不受宠的公子一步步成为如今名震四海的黎王,其心智谋断,不输世间任何一个男子。

饶是如此,在陡然得知这么一个秘密后,她也险些失去理智。

楚氏将死之人,不会无凭无据就说温华公主不是她的亲生女儿。

淳于王后的理智告诉她楚氏所言一定是真的,可她,如何能接受这样的情况。

而更令她始料未及的是,在得到确切证据证明温华公主的确是被调换了后,黎国上下都传开了这件事。

淳于王后在公主出生后只看了一眼就体力不支昏了过去,那天有楚氏刻意安排的刺杀案,还设计调走了淳于王后的心腹,至于其他人,都是楚氏精心收买或者威胁的人。公主出生后,除了几个楚氏的心腹,其他包括产婆在内,都很快“意外”身亡。

但当时谁也不会想到真假公主的问题,更不会有人想到会有人这么胆大,敢调换掉真正的公主。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死的人基本都是产婆宫女这些本就地位低下的人,除了亲近之人,并不会有人在意他们的死活。

淳于王后根本不记得公主有什么鲜明的特征,若真的有且记得,那她早就该怀疑被她抚养了十年的温华公主了。

黎王和淳于王后本还想将此事瞒下,暗中派人去寻公主。然楚氏比他们想得还要绝,她早就做好了谋划,将真假公主的事宣之于天下。

根本来不及阻止。

当年可能涉及到公主下落的人基本都已经死了,唯有的几个经过严刑拷打,也由于并非核心人物,得不到有用的消息。

唯一有用的消息,可能就是真公主疑似被交到了一个操着匈奴口音的人贩子手中。

匈奴泛指石玉关以北的草原民族,当然草原上除了匈奴还有东胡楼兰乌桓鲜卑等民族,只不过匈奴的实力过强,就如在中原,从前诸国林立的时候,“中原人”还是一个泛称,而今已经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称中原居民为“黎人”。盖因如今的黎国,以气吞山河之势席卷诸国,隐约形成大一统之势。

作为草原上的霸主,匈奴人无疑是强悍的,他们是长在马背上的民族,善骑兵,啖饮牛马血肉,体格强壮彪悍。而他们又野心勃勃,数百年来,在边境发动过无数次或大或小的侵略劫掠。若非中原有更先进的兵器,有不断发掘三军潜质的兵法名将,有绵延不绝的千里城墙,恐怕还真不一定能将匈奴抵挡在石玉关外。

匈奴的男人尤其喜欢柔美温婉的中原女子,每每劫掠一个地方,总有数不清的女妇受难。有时候,他们会将美貌的中原女妇抢回匈奴。还有很多深陷匈奴的人,是被贩卖过去的。

他们学着中原,在草原上开设青楼楚馆,里面有英姿矫健的匈奴人,有美艳绝伦的异色胡人,还有很多柔婉端庄的中原人。

淳于王后在六年前又诞下了一女阳溪公主,生下阳溪公主时,没有楚氏的刻意设计,淳于王后最忠心的心腹都在左右,她本人也生产颇为顺利,因而阳溪公主的身份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阳溪公主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外貌,年仅六岁,就已经粉雕玉琢,美得不可方物,不难想象,真正的温华公主十有八九,也是一个十分美貌的姑娘。

但她才十岁,即便真的不幸沦落到匈奴的烟花之地,应该也还没受到什么伤害。

淳于王后日日向上天祈求,祈求她的女儿能平安健康,不要遭罪。

同时,一场寻找温华公主的行动,明里暗里也大张旗鼓地开始了。

除暗中派往各地,主要是去匈奴的亲信。黎王还向全天下下了一道旨意,无论是谁,只要能找到温华公主,一律赏以万两黄金,加官进爵。

很长一段时间,各地都在仔细盘查十岁左右的女孩,尤其是那些出身信息不够详尽,有点姿色的女孩。

若是我就是温华公主该多好。

这也是无数小女儿诚恳的心愿。

一朝麻雀变凤凰,谁不希望?

旧乾国边境,以五岭为界,以南地区直至南海,统称南域。

乾王禧五年,以大将军云光为将发兵三十万攻下冶越、苍梧、惠漳三城。

十三年前,乾国末代王乾王恪受降,从此一应土地尽归黎国。

苍梧城,也成了如今的黎国最东南的国土,向东向南皆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当黎王寻真公主的告示贴到苍梧城的时候,据真相揭发已经过去了快十天。

苍梧城的城主下了命令,以乡镇为单位,要所有九至十二岁的女孩,无论是在户籍还是黑户,都必须分批次去城中的衙署验明身份。

肩膀上有没有一块暗红色的胎记。

淳于王后花重金从民间请来了一位据说有“催眠”能力的异域大能,不惜涉险己身,以催眠的方式,试图回忆十年前她生下女儿后,那匆匆一眼中有没有什么特征。

据说“催眠术”反复了很多次,花了好些天的时间,几次淳于王后差点就走火入魔了。好在,她想起来了。

一个十岁左右,肩胛处有红色胎记的女孩,这样的范围,就缩小很多了。

“天呐,我都说了,我没有那啥胎记,跟我阿母长得都是一个模子雕出来的,里正不听啊,非要我去衙署里。”

小景村是个靠近海边的渔村,这里无论男女老幼,都以打鱼养蚕为生。大丫今年正好十岁,在村里她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好姐妹,每每闲下来,姐妹几个都会坐下来聊聊天。

大丫生得黢黑,五官甚至称得上难看,和她那在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娘至少有七分相似。旁的秀丽的姑娘,还能做做梦,幻想自己就是那被偷龙转凤的公主,可她只瞅了一眼河水里倒映出的模样,就撇了撇嘴,得,连做梦都不敢做。

能认清这一现实的,同样还有大丫的几个小姐妹们。相比于有那么亿中之一的可能性成为公主,她们更在意的是,小景村太偏远了,往来城里最起码要花个一天的时间,还是花铜板坐小舟的情况下。浪费钱不说,现在春耕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着田里的功夫,她们出去一天,就要耽误一天的活计。像润这样家里有几分家底,兄弟较多的家庭,作为女孩她虽然很少需要下地干活,但她也有要做的事,她要早起喂猪喂鸭,白天烧好茶水和饭菜,给在田间辛勤的父兄送过去……

但是城主的命令谁也不敢反抗,里正更是一早就挨家挨户通知到了,并且将名单呈了上去。村里需要去的人家一合计,干脆和周边几个村子一起包了只船,这样算下来每家还能少花点路钱。

大丫晕船,她拉着润坐到了船头。划船的老翁也是小景村的人,大丫喊他一声周伯,“人都到齐了,咱们什么时候走呀?”

周伯手持划桨,笑嘻嘻地说:“老鱼家的莫急,还有一位小贵人未到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