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夷甫自嘆:“我與樂令談,未嘗不覺我言為煩。”
大將軍語右軍:“汝是我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
…相关:末日囤货中、成为屑的我还是想努力活下去、风止雾散、小魏追爱日志(快穿)、装得下世界就是你的、救赎与光、那时梦、逝水流年之飘摇、慕漠止离[校园文]、总之先打个电话吧!
王夷甫以王東海比樂令,故王中郎作碑雲:“當時標榜,為樂廣之儷。”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